正常體溫(腋窩溫度)為36-37攝氏度,健康人體可自動調節體溫,保持在正常范圍內。在熱源(細菌、病毒等)的作用下,當體溫上升超過正常值時,體溫調節點向上移動.5℃為了發燒,就是發燒。
發燒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細菌、病毒進入人體后,身體為了保護自己,啟動免疫系統消除侵略者,因為一定程度的發燒可以幫助人體消除入侵的細菌和病毒,加強防御,所以人體免疫系統會產生一些物質使溫度調節點向上移動,使身體產生熱量大于散熱,溫度上升到溫度調節點保持較高的溫度,導致發燒。
當免疫系統獲勝并驅除入侵者時,消耗過多能量的身體開始迅速冷卻。此時,體溫調節點恢復正常,身體散熱大于產熱。當體溫下降到正常時,我們的身體會出汗,帶走很多熱量。
然而,有時免疫系統和細菌病毒之間的戰爭持續太久,過長的發燒會傷害我們重要的器官和中樞神經系統;長期高溫加速心跳呼吸,增加新陳代謝,高燒使我們食欲不振,導致大量能量消耗和供應不足;6個月至6歲的兒童也可能出現高燒驚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