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一口咬定建文帝死了的,并立刻安排了隆重的葬禮,朱棣不會傻到宣稱建文帝失蹤。一旦宣稱失蹤,那么對朱棣可以說是后患無窮。
比如后來的“朱三太子”,據統計,從清朝成立之初的七八十年時間里,就前前后后冒出十幾個“朱三太子”帶人跟清朝干架,殺了一個,又冒出一個,這“朱三太子”不但會分身大法和起死回生之術。
似乎壽命也很長,在近百年的時間里一直奮斗在反清第一線,攪的清朝不得安寧。所以,朱棣如果宣稱失蹤,那么今天這里冒出來個建文帝號召勤王,明天那里冒出來個朱允炆呼吁鏟除燕賊,那朱棣豈不是麻煩不斷?
再者,如果宣稱建文帝失蹤,朱棣稱帝合法性就不存在了,雖然國不能一日無君,但是皇帝只是失蹤了,又沒死了。你最多先做個攝政王或者并肩王,然后全國尋找皇帝,找回來后把皇位還給他。
此事說來話長,我根據平時搜集的資料來分析一下,胡濙和鄭和就不說了《明朝那些事兒》已經有所交代,朱棣派出一明一暗兩條線去尋找建文帝,明線為鄭和下西洋,暗線是胡濙找張邋遢-張三豐為名。
而根據逼乎的逼格,提胡濙和鄭和有損逼格,因為《明朝那些事兒》在知乎只是入門級的。所以我來說說比較冷門的事。
至于建文帝死沒死,其實現在這是個謎。我十幾歲時第一次注意這段歷史,簡單查了一下后覺得建文帝是逃出去當和尚了。
等到我二十多歲時,我覺得建文帝其實是真正自焚了。而到現在,我又覺得建文帝是逃出去了。當年的史記肯定會受到朱棣和朱棣子孫的影響,但是我們還可以從正常的史記中發現蛛絲馬跡。
根據明文歷史記載,朱棣進城時,亂成一鍋粥,以徐達的大兒子徐輝祖為首的將領們還帶人和朱棣的軍隊展開巷戰,朱棣攻入城中后將人馬大致分為四批。
第一批去監獄釋放他的弟弟們-周王,齊王等三四個王,都被建文帝關在監獄,第二批派去“保護”建文帝,第三批-實力最強的一批去鎮壓徐輝祖這些“奸臣”,第四批跟隨朱棣作為后備團。
周王他們早就聽說四哥帶人跟皇帝干架,這幾個王爺在監獄又驚又怕,既盼望朱棣獲勝,又怕建文帝提前殺了他們。
朱棣的手下將領趕到監獄時,這幾個王爺聽到殺聲震天,以為是建文帝派人來弄死自己,嚇得面無人色。當得知朱棣已打進城來,派人來解救自己時才喜極若狂。
周王他們很快隨燕兵見到朱棣,朱棣和幾個王爺抱頭痛哭一番后,摻著周王的手一同登上城樓,剛上城樓就遠遠看到宮中起火。朱棣大吃一驚,急忙又加派人手去滅火。
等大火撲滅后,手下將領從火堆里拽出兩具尸體,說是建文帝和皇后的。雖然當時這兩具尸體已經燒的跟黑木樁子差不多了。
但是朱棣立刻一眼就認定這是他的好侄兒,并撲上去大哭,抱著尸體連哭帶叫的開始號喪:“你這個傻侄子,我是來幫你清除奸臣的,你咋就自焚了啊”。
朱棣急匆匆的舉辦了建文帝的葬禮,與姚廣孝商量想立刻稱帝,因為朱棣手下將領多次報告,自燕兵進城后的幾天里,商鋪關門,物價飛漲,官員逃命,百姓苦不堪言,京城亂成一團,大家紛紛要求朱棣立刻登基收拾亂局。
結果第一批,朱棣手下的靖難將領們來勸進,朱棣不允許,第二批朱棣的弟弟們各個王爺也來勸進,朱棣還是不允,第三批建文帝的舊臣也來勸進,朱棣又不允。
最后百姓的代表,鄉紳地保都聯名勸進了,請求朱棣趕快登基,再這樣下去百姓們就無法生活了,請求朱棣以蒼生社稷為重趕緊稱帝。
古代皇帝登基,正常流程是“三推讓”,于是朱棣經過了幾次勸進后只好勉為其難的登基稱帝。
朱棣登基后四處貼榜和給周邊各國發詔書,表示建文帝被奸臣逼的自焚而死,自己被眾人擁戴,幾次推脫不得,只得勉為其難的做了皇帝,你們趕緊過來朝拜我朱老四!
其實,我覺得有很大可能建文帝是逃出去了,當時城中一片大亂,混亂之中建文帝還是有機會逃出去的。
有兩個史書中的蛛絲馬跡,一是史書明文記載的建庶人,建文帝之子,朱棣造反成功后,將建文帝的兒子-當時為一歲嬰兒廢為庶人,并關了起來,卻始終沒殺。
我們再來看看另一件事——駙馬之死。朱棣造反時,駙馬梅殷-寧國公主的老公,朱棣的妹夫,建文帝親姑夫一直輔助建文帝跟朱棣做對。
而朱棣造反成功當了皇帝后,為了顯示自己寬廣的心胸,表示既往不咎,讓這個妹夫來效忠自己,但是梅殷始終愛答不理,惹的朱棣一肚子火。
有一天兩個錦衣衛去找梅殷說點事,兩個錦衣衛陪同駙馬走到半道上過河時,由于人多太擁擠-三人,駙馬一不小心掉到河里淹死了。
按說駙馬淹死了這么大的事,應該早就吵翻天了,但是不知為何,也沒人過問此事,這倆家伙回去后還很快升了官!駙馬不見后,寧國公主東奔西跑,一直找了一個多月老公,才知道老公已經死了。
于是公主跑到朱棣跟前,抱著朱棣的腿大哭,邊哭邊說,皇兄你答應我們一家平安的,駙馬咋就死了?
看來公主也不傻,知道老公淹死后不是傷心的舉辦葬禮,而是跑去跟朱棣哭鬧質問。朱棣立刻露出驚訝的表情,表示說自己不清楚咋回事,待我去查一查。
過了幾天朱棣告訴公主,說一切都清楚了,你那天來找我哭鬧,我決定開始調查,誰知道我還沒查呢,就有人向我舉報。
原來這都是那倆混蛋錦衣衛和你老公平時有仇,把你老公扔河里淹死了。而我對此事一概不知,不過妹妹你別傷心,我這就下旨宰了這倆家伙。
這倆哥們兒死時一個勁兒的喊冤大叫大嚷:“奉上命為之,奈何殺臣?”,不過沒喊幾句就被幾個彪形大漢掄鐵錘砸爛了滿嘴牙齒和下頜,再也喊不出話來,緊接著就被拉出去剁了腦袋瓜子!
從朱棣殺駙馬來看,朱棣這人面子是必須要的,但是對自己有威脅的人也是毫不留情的除掉。朱棣敢跟皇帝侄子對著干,自然敢殺駙馬。
然而他為什么不殺建文帝的兒子建庶人呢?要知道建文帝的兒子血統和名分都對朱棣的皇位正統性不容,而殺死這個嬰兒易如反掌,殺了以后一了百了,以朱棣的性格是絕對會斬盡殺絕的。
如果顧忌面子的話,就說建庶人在監獄病死了,或者說吃飯嗆死了,聽獄卒講笑話笑死了,鍛煉身體累死了等等各種死法,總有一款適合他。
最多說獄卒照顧不周,再砍幾個獄卒糊弄一下世人很容易。但是朱棣始終沒殺建庶人,那么可能性只有一個——朱棣知道建文帝沒死,將他兒子關起來當人質。
來逼迫建文帝“自首”,即使不自首也起個警告作用,警告建文帝在外老老實實隱姓埋名,你敢號召勤王,我就干掉你兒子!
另一個明文記載的證據是,明英宗-實在對不起這個英字朱祁鎮,朱棣兒子的孫子,叫朱棣老爺爺。朱棣是第三個皇帝,他是第六個,聽著輩分間隔很大,實際上朱祁鎮當皇帝時,朱棣才死了11年。
他爺爺和老爹一共干了十一年。他當了皇帝后,下令尋找建文帝,要知道他登基時離朱棣死去沒多久,這證明當時不管在皇帝和民間都是不相信建文帝自焚而死的。
不然就不會下令尋找了,后來倒是有個老和尚想冒名頂替,說自己是建文帝,朱祁鎮下令招進宮,這些都是光明正大進行的,并沒有遮遮掩掩,史書可以查到。
老和尚進宮后說自己90歲了,按照建文帝歲數推算應該60歲,歲數對不上,相差30年,看來老和尚膽子雖大,智商明顯不足,冒充別人,連歲數都不查一下,這歲數差的也太離譜了
!真是老壽星吃砒霜——活的不耐煩了。結果老和尚冒充皇帝,罪名不小,直接被咔嚓一聲剁了腦袋。
建文帝失蹤到我們現在已經幾百年,現在的人想找證據是不可能的,只能推斷。許多歷史學家認為建文帝沒有死也是根據這個原因。
朱祁鎮君臣離建文帝失蹤沒多少年就下令尋找,說明當時的君臣對建文帝沒自焚而死是有一定的證據的。
后來朱祁鎮覺得自己的老爺爺朱棣經常御駕親征跟人干架,得了個“永樂大帝”的稱號,很是威風。覺得我何不也學學祖宗,帶人出去削瓦剌幾次,事后弄個“正統大帝”的稱號,豈不威風。
于是朱祁鎮帶人去和也先干架,結果——栽了,不但沒弄到“正統大帝”的名號,還差點整出個“也先大帝”。
朱祁鎮被也先關了兩年又放了回來,又被親弟弟囚禁幾年后才又奪回了皇位,這位十分窩囊的英宗可能是感覺到被囚禁的滋味不好受,于是下令釋放了建庶人,他嬰兒時期就被關押。
放出來時已經五十歲左右了,幾乎是一生都在監獄度過,出來后連牛馬畜生都沒見過,跟個傻子差不多,根本沒有生活自理能力。
朱祁鎮還給他封了爵位,并派了二三十個太監宮女伺候著,建庶人瘋瘋癲癲的吃了幾年朝廷俸祿后就掛了。
從朱祁鎮釋放建文帝的兒子并派人照顧來看,他下令尋找建文帝并不是逢場作戲,而是真心的想找到建文帝……,這也證明他清楚建文帝沒有死!
所以,根據朱棣和其后代的種種行為來看,建文帝應該是逃出去了,這一點朱棣及其子孫還有君臣心里都清楚。建文帝一直到死也沒露面,至于是不是當和尚了,那就只有天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