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村振興有幾個方面
法律分析:農村產業振興、農村人才振興、農村文化振興、農村生態振興、農村組織振興五大振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振興促進法》第一條制定本法,全面實施農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升級、農村進步、農民發展,加快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2、農村振興包括哪五個方面
“農村振興”是一項戰略規劃,即讓全國農民富裕起來,每個人都過上富裕的生活。“農村振興”是習書記在中共十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提出的戰略。該戰略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歷史任務,是中國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途徑。
3、農村振興有五個方面
五大農村振興是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
五大農村振興:
振興農村產業。
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推動農業從增產向質量提升轉變
我國農業的生產模式、組織模式和管理模式正在發生質的演變。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業從生產增長到質量提高,加快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建設,有效促進農村產業振興。
振興農村人才。
農村人才振興應利用政策、機制、機遇等方式,鼓勵各類社會人才看到農村希望、農村未來和農村生活,實現真正的“吸引農村人才”。
振興農村文化。
文化振興是實現農村振興的思想保障。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農村生態振興。
生態振興是農村振興的重要支撐。生態宜居是農村振興的關鍵。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地區最大的優勢和寶貴的財富。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走農村綠色發展之路,使良好的生態成為農村振興的支撐點。
振興農村組織。
組織振興是農村振興的保障條件,即培養一批強大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建立更有效、更有活力的農村治理新機制。
農村振興的作用:
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農村的支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在城市定居,為城市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與之相比,農村逐漸衰落,成為“空心村”和留守兒童的代名詞,不利于國家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農村振興解決了城鄉發展不平衡“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
解決三農問題。
農村振興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國家現代化的實現有關,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現階段農業不發達、農村不繁榮、農民不富裕的“農業、農村、農民”問題。讓農村走上現代城市化的道路,提高農民收入,減少城鄉收入。
弘揚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的根在農村。農村有許多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文化數不勝數。農村振興可以得到有效保護,繼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讓大家了解自己的特色文化,走出不同的道路。
實現農村振興戰略的方法:
通過產品、技術、制度、組織和管理創新,促進農業等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農業體系,完善農業保障體系。
村容村貌改善,基礎設施改善,資源保護加強,農業環境突出問題集中治理,農業綠色發展得到保障。
加強農村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發展,完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弘揚中國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和諧共處的社會。
擴大就業轉移渠道,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通過加強農村基礎工作,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堅持黨建領導,進一步密切黨群干部群眾關系,協調農民利益和集體利益、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