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這樣的答案并不是我們想要的,因為我們不但是弱者,而且還很窮,這就注定了一生都沒有機會了嗎?

什么富不過三代,都是窮人的自我安慰罷了,只要不出致命的大錯,富人會一直富下去。而窮卻可以窮過三代,只要熬不出一個杰出的代表,也許會一直窮下去。

如果我們這一代人想要成功逆襲,就要認清馬太效應的本質,讓我們在夾縫中尋找到機會。

一、什么是“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的名字,最早源于圣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故事:富人要出遠門,臨走前,分別交給3個仆人,每人一錠金子,并允許他們去做生意。富人回來了,第一個仆人,賺了10錠金子,于是把10錠金子獎給了他。第二個仆人,賺了5錠金子,于是把5錠金子獎給了他。第三個仆人,只拿出了當初的1錠金子,因為他一直保管著。于是,把他的1錠金子,也獎給了第一個仆人。

只送給他一名句話:“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這就是馬太效應,凡是多的、有能力的,就會獲得更多。你所沒有、又沒有能力,連最基本的也會剝奪掉。這個反映了社會的現實,也是社會的規律,我們誰都無法避免。

二、“馬太效應”的本質。

當一個人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功之時,就會產生一種積累的優勢,超越于普通人,超越還沒有取得這種優勢的人;以后就可以憑借這種優勢取得更大的成功。

可見失敗是成功之母是個偽命題,失敗也許會制造更多的失敗;只有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成功后的優越感與成就感,才能成為你下一次成功的動力。

當我們成功一次后,就要記住這一次成功的原因,成功的路徑,保持住這種成功的狀態,要獲得下一次的成功,也許就更加容易了。

人的優勢是可以不斷積累和放大,所以只要我們做好疊加的資源與優勢,至少要比從零開始擁有更加多的機會。

三、為什么會越來越窮?

你為什么已經很努力了,還是越來越窮,好日子好像還是看不到盡頭?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在資源與環境的原因,才造成了目前這樣的局面。

1、資源配置問題。你本身擁有的社會資源與社會關系就很少,不得不靠自己一步步積累,但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要錢沒錢、要資源沒資源、要關系沒關系,所以每個人的起跑線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早己上車了、有的人可以半路上車、有的人可以搭順風車,而你卻還在走路,所以區別不是一般的大。

2、自卑的壓力。由于沒錢,或沒有資源,給人造成的自卑感壓力,不容小覷。做事不敢放開手腳,不是猶疑不決,就是患得患失,這是因為稀缺造成的無形壓力。“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才是真正的底氣,手戴金表,兜里沒貨,也看不到光芒;人家腳穿著人字拖,都充滿氣場。

3、失敗的心態。一個人失敗的心態,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而生活的潛移默化,讓你很難跳出這個框框。往往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差那么一點點就成功了,卻還是失敗了。這種失敗,往往不是自身能力造成,而是外在的因素,如充裕的物質基礎,換在別人身上則輕易做成功。

4、環境也會拖后腿。你所處的環境,對你日后的成長影響,也是巨大的。為了盡快找到工作、早日可以上班,你會將就對公司、對崗位的選擇,變得饑不擇食。生活上為了節省昂貴的房租,不得不租得很遠,每天通勤時間超長;不得不租住環境較差的農民房,安全、衛生、吵鬧、凌亂,沒有一件事不影響著你。

四、有能力的人越來越富。

有能力的人將會越來越富,能力也越來越強,不但起步不一樣,而且所有的資源配置也不一樣。很多機會與資源,都會向這些人傾斜,兩極分化的不公平進一步擴大。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在廣州上班時,在黃金公司做的是貴金屬業務。當時是區域制,每個人負責一個或多個城市區域,那時富得流油的當屬廣州市,也是公司在當地的大本營。人人都想負責廣州,可名額就只有一個,當然能力最優秀的被選擇了。

出色的能力,加上優秀的平臺,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越拉越大了。因為有能力,所以負責了好區域,好區域薪資待遇高、福利好;資源豐富;人員充足;不用出遠差;公司支持力度大。業績就更加水漲船高,除了薪資高,獎金、提成更是三級跳。

有能力的人,能力越來越強,也越來越有錢,給馬太效應做了完美的詮釋。其他同事最好的區域,業績都還不到他的一半;另一些人更沒法比了,無論多努力,區域硬傷擺在那里。所以別人越做越好,自己卻越做越差,成為了不可逾越的分水嶺,這也是馬太效應的兩極分化原理。

五、如何在夾縫中尋找到機會?

我們這些生活在底層,父輩都是農民的人,沒有豐厚的基礎,難道就沒有逆襲的機會了嗎?我們不要在夾縫中生存,而是要在夾縫中尋找突破的機會點。如果想要成功走出底層,要比別人努力三倍,但只有努力是不夠的,還要有方法,那就是你的認知,馬太效應的強優法則。

1、發展自己的尖刀優勢。

很多人之所以混得不好,是因為還沒有弄清楚自己能做什么、最大的優勢是什么?人只有發掘出自己的核心優勢,別人很難達到的能力層次。這就是領先優勢 ,在這個領域層次里,很輕松能出成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核心優勢,只是明顯不明顯而已。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快速發掘出這個能力,并發揚光大。這是優勢原則,少就是多,只要把這點做好了,其他很多事情都會跟著好起來。沙子里的一粒金子,都閃著它的光芒,總比一堆默默的沙子強。

有人動手能力很強、有人思維慎密、有人口才了得、有人心細如麻,你擅長什么?通通都把它寫出來,挑出最優的,將會與你息息相關。

將你的核心尖刀優勢,與工作聯系起來,與生活聯系起來,與賺錢聯系起來,機會不就是這么創造出來了嗎?只是之前你還沒有這樣想過。

2、優勢積累。

馬太效應的本質是積累的優勢,優勢越多,越能把事情做好,得到的也就越多。

當我們做好一件事、做成功一件事時,要把這些經驗、優越感、滿足感全部積累起來,有助于我們獲得下一次的成功。成功為成功之母,成功也是需要積累的,不要錯誤地認為成功只是偶然事件。積累成功比積累經驗,效果要好得多。

當成功成為了習慣,證明你已經掌握了成功的要素了。我們要把沒有的劣勢,轉變成為成功的可能因素,這是一種思維的轉變,或許不容易,卻是很有用的經驗。一鼓作氣,是快速成事的捷徑,一旦冷卻下來了,就再難抵達了。

當你已經取得一定成功后,那就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

3、機遇捕捉。

機遇這種東西,可遇而不可求,再者是求而不得。

但所有的機遇與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而準備的。當機會來臨時,才能抓得住,不然也會白白從手中流走。

我們不談股票漲跌、樓市暴漲,靠機會、靠投機賺得一波又一波的錢。但我們行業趨勢、社會發展的趨勢,用心去看,總還是能看出點端倪來的。看那些白手起家的,不就是抓住了我們錯過的一波又一波的紅利嗎?機會雖然也擺在了我們面前,可我們硬是沒看懂。

小米的雷軍曾說過:“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 說明趨勢的機遇改變是逆轉級別的。

時代不同了,社會在進步、在發展,機會也是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行業的機會,2-3年會都有一個機會點,當你錯過了這一波,是后悔?還是做好準備等待下一波呢?

而人生的機會,6-7年就會有一個大機會轉折點,就看你有沒有足夠的實力與眼光了。

善用別人的力量。要敢于借用別人的力量,別不好意思,你的面子暫時還不值錢;等成功了,你的面子自然就回來了。

當你的優勢還不夠突出、不夠強大的時候,這時就要學會制造優勢了,加強閃光點,突顯優勢能力,讓更多人看到你的特點,成功的機會就會大增。這時候就不要學什么謙遜了,越是謙讓越沒有機會,硬著頭皮往前沖,才能殺出一條血路。

結語

“馬太效應”給我們的啟示:即使還沒有成為強者,也要有強者的氣勢,我們不能在夾縫中講生存,要在夾縫中尋找到機會。

“馬太效應”這種: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兩極分化,不正是社會的現狀嗎?當我們還不是強者的時候,我們也不能扮演弱者的角色,充分發揮自己的核心優勢,才有機會逆襲。

沒有機會,制造機會;沒有優勢,發現優勢;沒有力量,借用力量。只有我們不斷擴大和積累自己的優勢,才能形成自己的優勢累積。

大智網匯文章拓展問答:

馬太效應的意思是什么意思?馬太效應?馬太效應什么意思圖文?馬太效應指的是-?馬太效應的意思解釋?什么叫做馬太效應?馬太效應是什么??馬太效應又叫什么?馬太效應如何解釋?“馬太效應”的含義是?

贊(0) 打賞
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用戶上傳并發布,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自行甄別,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有涉嫌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wolfba@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系你,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分享到

相關推薦

大智網匯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wolfba@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投稿&軟文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謝你的打賞,我們將繼續提供更多優質內容,讓我們一起創建更加美好的網絡世界!

微信掃一掃打賞

登錄

找回密碼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