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美國通緝多年的全球頭號恐怖組織頭目烏薩馬本拉登,于巴基斯坦被美國軍方擊斃,尸體葬于北阿拉伯海,可時至今日,本拉登死去十年,世人提起他的名字,仍覺得不寒而栗。
2001年,本拉登已經逃去了阿富汗,臨走前,他與三名小兒子道別,送給他們每人一串贊珠當作紀念。
我們不知道那時的場景,可后來,其中一個兒子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就好像我們拔出肝臟,把它們留在那里一樣,”
那也許不是一個恐怖組織的頭目在告別,而是一個和別人沒什么兩樣的父親在同孩子告別。
收到贊珠的三個兒子,冥冥之中走上了不一樣的道路,巴克爾遠離了“基地”,選擇做一個普通人。
哈立德在2011年為保護父親而喪生,最小的兒子哈姆扎,則繼承了父親的“衣缽”,成為“基地”組織的下一個領導者。
哈姆扎的重出江湖,表示本拉登家族的生命,或者說,某種恐怖組織的生命,還在延續。
本拉登的愛子
本拉登生前有過五任妻子,有二十多名子女。他似乎跟每一任妻子都有過故事,可他最愛的是他的第三任妻子——來自沙特的兒童心理學家哈麗拉。
哈麗拉受過高等教育,本拉登在帶有精神障礙的孩子去做治療時與她相識,兩人迅速墜入愛河。盡管那時候本拉登已經有兩個妻子,可哈麗拉還是選擇追隨他。
哈麗拉跟著本拉登在沙特阿拉伯和阿富汗來回奔波時,流了兩次產,醫生告訴她就身體狀況而言,很難再懷孕,可最后哈麗拉還是生下了兒子哈姆扎,這個名字的含義便是“堅定”。
哈麗拉在基地組織遷到蘇丹時,曾在基地設立學校,為基地組織成員家屬教授宗教課程,并提供一些免費的咨詢,由此在基地組織內部樹立了威望,她也憑著她的睿智和冷靜,贏得了丈夫的絕對信任,也贏得了組織中所有人的尊敬。
本拉登被迫流亡之際,他的前兩任妻子都先后離開了他,而哈麗拉始終對丈夫不離不棄,準備為丈夫忍受巨大的貧困,到了本拉登彌留之際,陪伴在他身邊的也是哈麗拉。
哈姆扎“子憑母貴”般成為了父親最喜愛的兒子,父親在他身上寄托了很大的期望。在他還是孩童時,他就跟隨本拉登出現在基地的宣傳視頻中,本拉登還讓他和組織的成員一起接受武裝訓練。
在訓練中,哈姆扎就顯現出了一種像小狼一樣不服輸的野性,這讓他的父親很是欣慰。2000年,哈姆扎在哥哥的婚禮上朗誦了一段詩歌,一身戰斗的裝扮,表達了戰斗的決心。
本拉登家族的人夢想著能看見哈姆扎在父親身邊,一步步成長為下一任強大的組織領導者。
可到此時,本拉登已是美國的頭號眼中釘,這說明對于本拉登家族來說,前面等待他們的都是未知的,危險的日子,哈姆扎和父親分別的日子也不遠了。
繼承人的成長生涯
身為本拉登的兒子,哈姆扎注定一生命運多舛,父親和母親賦予他的使命,是鍍在他身上的一層光芒,也是一個永久的枷鎖。
2001年9月11日,震驚世界的“911事件”發生,本拉登被美國當局認定為該恐怖事件的頭號嫌疑犯。他逃到了環境復雜的阿富汗,在那里躲藏起來,他家族里的人也不得不四處逃散。
本拉登不讓妻兒跟著自己,因為那樣對他們而言更危險,因此,母親哈麗拉帶著哈姆扎和一些基地組織成員一起逃到了伊朗。
在那幾年里,母子二先是受到了伊朗當局的監視和秘密偵查,后來又受到了軟禁,一直被關在德黑蘭地區的一系列軍事設施中。
有些地方逼仄、黑暗,有一些則有較為舒適的環境,但都逃不開被高墻、鐵絲網與外界隔開,以及攝像頭的監控。
在那些日子里,哈麗拉保持著一貫的樂觀和冷靜,教授兒子哈姆扎宗教教育,對于尚且年幼的哈姆扎來說,影響很大。
童年的哈姆扎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成長,陽光和鮮花離他很遠,有的只是血腥和殘酷。父親要他成為一個具有能力的冷血殺手,他便必須時時刻刻都用決絕做自己的鎧甲。
他知道父親把他當作接班人,他也接受了這個使命,不管生活有多么艱難,他都一直想要跟隨父親的步伐。
在流亡期間,哈姆扎結識了911事件劫機犯主謀、基地組織老成員穆罕默德阿塔的女兒,并與其結為夫妻,婚后,他們育有一對子女。
《衛報》稱,這意味著當年的911事件策劃團體依然在基地組織中占據重要位置。
哈姆扎的兄弟否認了這個觀點,但哈姆扎的確一直都想延續父親“未完成的事”,越來越渴望能重新加入戰斗。
哈姆扎在2009年給父親的信中寫道:“多少次,從我內心深處看,我希望在你身邊。”
“我記得你對我的每一個微笑,你對我說的每一個字,你給我的每一個表情。”
從2010年開始,因為基地組織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談判籌碼,所以伊朗便陸續釋放本拉登的家人,八月時,哈姆扎與母親、妻兒一起獲釋。
本拉登原本想把哈姆扎這個自己的接班人送到卡塔爾,因為在卡塔爾,哈姆扎有足夠的言論自由,可以代表基地發言,但本拉登害怕卡塔爾把兒子交給美國,所以決定把他接到巴基斯坦,也就是自己身邊。
此時的本拉登已不太想讓哈姆扎加入他,他希望兒子能有不同的命運,他為此也苦惱過。
一方面,哈姆扎有能力、有魅力,是繼承者的最佳人選,可另一方面,已經有太多家族里的人為了他而犧牲,他自己的處境也十分危險,如果讓哈姆扎接班,他可能會早早就陷入危險中。
本拉登是個主導諸多恐怖事件的狂魔,可人性復雜,他也有他本身溫情又矛盾的一面。
可還沒等到父子團聚,本拉登就在巴基斯坦被美方擊斃,哈姆扎則下落不明。
他或許在逃避來自各種力量的抓捕,或許在某處醞釀力量,等待時機,在世界中央放一顆炸彈。
遭美國通緝
原本,哈姆扎最后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是2005年,14歲的他一身“圣戰者”裝扮,手持一支半自動步槍,出現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邊境地帶的部落地區。
此后,不管中東局勢如何,哈姆扎都像人間蒸發一樣,完全沉默。
而在十年后,銷聲匿跡已久的哈姆扎突然出現在一段基地組織公開的錄像中,他贊揚基地組織在敘利亞、也門和北非的領導人,贊揚對胡德堡和波士頓馬拉松的襲擊,并呼吁圣戰者“把戰場從喀布爾、巴格達和加沙轉移到華盛頓、倫敦、巴黎和特拉維夫”。
哈姆扎這也就是在直稱要攻擊美國、英國等國家,這迅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注意。美國國務院稱,哈姆扎要“公然襲擊美國,為他死去的父親報仇。”
在這之后,哈姆扎又發表了許多讓人感到驚悚的聲明,例如,他最新年5月的第一篇發言題為“為西方的殉難者提供建議”。
哈姆扎在兩次講話中,都像他父親以前一樣,敦促沙特阿拉伯政權更迭。
更值得注意的是,哈姆扎屢次提到要“追隨我的父親”、“宣誓效忠塔利班領導人”,人們很擔心當年的恐怖事件再次上演——不管是為了國家利益考慮,還是為了生命財產安全擔憂。
種種情形促使了美國方面在最新年將他列為特別指定的全球恐怖分子,旨在限制他的經濟能力和各方面的行動。
同時,沙特阿拉伯迫于美國的壓力,也將哈姆扎開除出了國籍。哈姆扎被視為基地的二把手、本拉登之后的新領導者,美國對其忌憚不已,曾懸賞出一百萬美元抓捕哈姆扎。
哈姆扎如今在30歲左右,除了一些錄像和演講中有他的身影外,他幾乎從不露面,沒有人知道他在哪,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在醞釀著什么計劃,只知道基地組織的成員已稱他為“謝赫”,這是最高領導人的稱呼,他很年輕,但很危險。
最新年,美國稱得到情報——哈姆扎已經在反恐行動中被擊斃,但其中的細節,以及美國所扮演的角色,美方并沒有披露出來。
大智網匯文章拓展問答:
兒子哈姆扎本拉登?哈姆扎 本拉登?本拉登小兒子?本拉登的兒女們?本拉登兒子現狀?本拉登有幾個女兒?哈姆扎本拉登是哪國人?本拉登的大兒子?本拉登 孩子?本拉登有多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