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加強進攻性武器?解放軍潛艇受到威脅,如何對抗日本軍事野心?
日本三大武器對解放軍構成了巨大威脅:
日本從未放棄擴大軍隊的步伐。在日本自衛隊的武器裝備中,有三種武器裝備性能先進,針對性強。
自從美國把中國作為最重要的戰略對手以來,日本已經成為遏制中國崛起的前沿地區。自安倍晉三當選首相以來,日本一直在大力擴大陸、海、空自衛隊的軍事實力。岸田文雄掌管了日本政治后,情況越來越糟。
岸田文雄在參觀美國海軍“里根”核航空母艦時還特別提到了中國海軍航空母艦的發展,這表明日本從未放棄以中國為主要對手的外部戰略。
一:解放軍潛艇的“天敵”
自解放軍進入航母和“盾艦”時代以來,日本海上自衛隊長期建立的海空優勢已不復存在。
日本海上自衛隊自稱是第七艦隊反潛大隊,可見日本海上自衛隊反潛能力的優勢。海自是世界上第二大反潛巡邏機。
日本海自目前擁有近80架P-3C反潛巡邏機和30架P-1巡邏機,總共約110架反潛巡邏機。
日本只有300多架戰斗機,戰斗機和巡邏機的比例高達3:1.反潛巡邏機的數量甚至是中國海軍的幾倍。
以P-1反潛巡邏機為例,該機配備了HPS-106主動相控陣雷達,增強了對海面目標的搜索能力。
腹部有30個聲納浮標裝置,具有很強的潛艇檢測能力。機尾設置磁異探測器,可檢測靜音核潛艇和AIP常規動力潛艇。
機器的腹彈艙可以攜帶包括反潛魚雷在內的多種反潛裝備來攻擊潛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機翼下掛架也有能力攜帶反艦導彈。
因此,P-1反潛巡邏機具有優異的反艦攻擊能力,對中國海軍的水面艦艇構成一定的威脅。
反潛巡邏機是潛艇的天敵。日本海上自衛隊長期使用反潛巡邏機侵入中國海軍核潛艇和常規潛艇。
日本P-1和P-3C反潛巡邏機可以在中國海軍潛艇歷次出島鏈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看到。
如果東海或臺海發生沖突,日本的海上巡邏機會將首次監控第一島鏈的關鍵水下通道,封鎖解放軍北海艦隊和東海艦隊配備的多型傳統動力潛艇和核潛艇。
因此,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兩種核潛艇對中國海軍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二:日本岸艦導彈威脅很大
日本在第一島鏈海上封鎖中國最關鍵的地位。因此,日本非常重視岸基反艦導彈的發展,試圖通過在第一島鏈附近設置岸艦導彈來封鎖中國海軍的進出通道。
岸艦導彈可以說是最便宜的封鎖方式,一枚射程超過200公里的岸艦導彈可以封鎖數萬平方公里的海域。
日本陸上自衛隊擁有6個岸艦導彈連,配備了數十套岸艦導彈發射裝置。2015年,日本自衛隊開始更換最新的12型岸艦導彈。
該反艦導彈的擴展模型將射程從200公里提高到400公里。部署在沖繩群島的岸艦導彈可以完全控制宮古海峽、大宇海峽和馬海峽。
中國海軍進入西太平洋的主要海上通道已經完全封鎖。
日本繼續升級12反艦導彈,希望提高反艦導彈的射程,擴大封鎖海域的范圍。如果導彈的射程延長到800公里以上,它甚至可以監測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的趨勢。
超音速反艦導彈正在日本開發和裝備更新。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突防能力遠遠超過亞音速反艦導彈,對中國海軍過往艦艇構成更大威脅。
三:日本海自的常規潛艇質量很高
日本海自傳統動力AIP(不依賴空氣動力推進裝置)潛艇不僅在亞洲名列前茅,而且在世界一流。日本海上自衛隊保持潛艇的戰斗力:
保持潛艇部隊的規模,確保潛艇的更新速度。現在,日本海上自衛隊已經退役了以前所有的常規潛艇型號。
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11艘“親潮”級和11艘“蒼龍級”常規動力潛艇,即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22艘先進的常規動力潛艇,是亞洲第二大常規動力潛艇。
與普通潛艇相比,AIP潛艇具有更長的耐久性和更高的隱蔽性。“最新蒼龍”級AIP常規潛艇采用四臺“斯特林”循環發動機。
這種潛艇可以以5節以上的速度在水下潛水一周以上,也可以坐在海底伏擊過往的水面艦艇。
可以說,日本海上自衛隊從未放棄“伏擊”和“偷襲”的想法,這對解放軍海軍來說是一個真正的威脅。
四:解放軍如何反對日本的野心
對于日本裝備的反潛巡邏機,如果發生沖突,解放軍必須掌握東海和臺海的制空權。反潛巡邏機很強大。
然而,作為一架機動性差、自衛能力差的大型飛機,反潛巡邏機的使用條件非常苛刻。如果沒有空中控制,反潛巡邏機將沒有發揮其能力的空間。
解放軍應為東部戰區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新一代隱形戰斗機和多用途戰斗機,以提高奪取制空權的能力。
對于日本岸艦導彈的威脅,解放軍還需要提高其遠程精確攻擊能力。對于反艦導彈等“刺客”,導彈發射機的生存可能會給我們的水面艦艇帶來難以承受的損失。
目前,東部戰區的海軍、空軍和火箭軍都安裝了大量高性能的對地打擊武器。
以J-16戰斗機為例,它可以攜帶KD-88空地導彈、衛星導彈和激光導彈攻擊岸艦導彈發射機,具有良好的攻擊力。
雖然日本傳統的AIP潛艇性能先進,但面對核潛艇的強大實力,它們只能向下看。因此,我軍應加快東部新型攻擊性核潛艇的裝備速度。
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日本自衛隊的擴張夢想終究是竹籃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