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摘眼鏡的你,近視矯正手術知道多少?
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記者張鐸梁文雅)高考即將到來。為了進入自己喜歡的大學和專業,許多考生準備接受近視矯正手術,并在畢業假期摘下眼鏡。
近視矯正手術的安全性如何?術前需要做哪些準備?近日,記者采訪了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韓松。
角膜屈光術比晶體植入術更成熟
據韓松介紹,近視矯正手術主要分為角膜屈光和晶體植入兩種手術,“角膜屈光是利用激光將角膜變薄,使其與屈光度相匹配,達到近視矯正的目的;晶體植入是在眼睛虹膜后晶體前設置人工晶體。如果術后發生事故,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取出晶體?!?/p>
簡而言之,角膜屈光手術的原理可以認為是“減法”,使患者的角膜變薄,使角膜變得不那么“凸”;晶體植入手術的原理可以看作是“加法”,在我們的眼睛里植入一副超輕的眼鏡。
3月22日,在河北省滄州市實驗小學,醫生志愿者對學生進行了醫學驗光。新華社發(傅新春攝)
韓松告訴記者,角膜屈光手術在中國已經進行了20多年,適合大多數近視患者,技術相對成熟,術后恢復較快。目前,由手術引起的術后并發癥相對較少。
“但角膜屈光手術對角膜厚度有相應的要求,患者需要在手術前進行嚴格的檢查。如果角膜厚度不允許并堅持手術,則只能選擇晶體植入手術。”他說。
近年來,由于晶體植入手術矯正近視程度可以很大,很受歡迎。在這方面,韓松承認,目前晶體植入手術的技術風險相對較高,人工晶體植入會改變眼睛的流體力學,術后容易導致白內障、青光眼等癥狀。
“雖然可以取出人工晶體。但晶體植入和摘除會對眼睛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韓松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近視矯正手術將越來越成熟,但在選擇前應充分了解和評估手術的風險。
近視矯正手術是否接受取決于個人意愿
“為什么許多眼科醫生仍然戴眼鏡,為什么他們不做手術?”許多準備接受近視矯正手術的患者都會有這個問題。
在這方面,韓松表示,近視矯正手術是一種反映個人意愿的手術,是否接受手術首先取決于患者的個人目的。”許多人,包括許多醫生,已經形成了全年戴眼鏡的習慣,不需要摘下眼鏡。”
如果是為了某些職業,患者可以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根據醫生的專業建議,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法,做好術后隨訪,基本達到摘除眼鏡的預期目的。
如果是為了美觀,或者只是想摘下眼鏡,那么綜合考慮手術的風險。”任何手術都有相應的術前準備和術后恢復時間,除了成本、眼部不適等因素外,是否接受手術是綜合判斷的結果。”韓松說。
此外,韓松建議,如果你決定做近視矯正手術,你需要滿足18歲,至少在手術前兩周摘除隱形眼鏡,屈光最好在過去一年沒有變化,沒有其他全身性疾病、抑郁、焦慮等心理疾??;術后一個月不揉眼睛,不參加拳擊、籃球、足球等對抗運動,聽從醫生的建議,如有不適,立即去正規醫院。
近視無法治愈,需要從源頭上堅持防控
目前,醫學還沒有發展到完全治愈近視,因此迫切需要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近視。近日,教育部等15個部門聯合發布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光明行動計劃(2021-2025),提出針對兒童青少年、不同類型學校和不同地區,采取有針對性的近視防治措施,降低新近視率,減緩近視進展,降低嚴重近視率。
6月4日,在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實驗小學,學生們通過組裝眼球模型來了解眼球結構。今年6月6日是第26個全國眼睛愛好日,學校舉辦了各種活動,指導孩子們從小養成眼睛愛護的習慣。新華社(張燕新照片)
至于如何科學使用眼睛,韓松表示,保證戶外活動時間、減少和科學近距離使用眼睛、注意閱讀和寫作姿勢、合理平衡飲食、安排充足睡眠、定期視力檢查等都是預防近視的有效途徑。
根據最近發布的《中國近視手術白皮書》,2020年近視手術量同比增長近75%,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摘除近視手術。韓松特別提醒患者,近視矯正手術只會讓患者摘下眼鏡,現有的近視損傷仍然存在。
“近視患者,特別是高度近視患者,必須隨時注意自己的眼底狀況。除了堅持體檢,通常還可以做一些自檢,如交替用眼睛觀察,如果發現視力急劇下降、視力狹窄、大量陰影、扭曲變形等,需要立即就醫,以防止眼底疾病的發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