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抓住新能源三大新興軌道的產業機遇?
文/張郡誠
整合和聯動已成為一種新的行業趨勢。風景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并網給電網帶來了更多的不穩定性,而大量電動汽車和充電樁的接入加劇了這一趨勢。除了增加峰谷電價的差距外,電網行業還在努力加強風景存儲和充電的協調,建立一個“虛擬電廠”,以平衡整個電網的波動性。
在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方向下,新的商業模式逐漸清晰,優勢產業競爭對手也浮出水面。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中金公司指出,新的商業模式將推動規模擴大,幫助形成競爭優勢。在整個充電行業的上下游,能夠解決運營商樁資金、土地等問題的全包模式,為充電站增加光存儲設備的光存儲充電模式,以及聚合資源、控制負荷、需求響應收入可觀的虛擬電廠,有望成為市場的主流商業模式。
細分軌道的崛起與融合
除了儲能,在新能源汽車的高增長支持下,充電樁行業也成為新老巨頭和獨角獸競爭的競技場。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今年前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48.5萬輛和528萬輛,同比增長1.1倍。今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726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60%以上。
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迅速上升,充電樁行業迎來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根據中國充電聯盟的數據,截至2022年10月,聯盟成員單位報告公共充電樁168萬臺,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470.8萬臺,同比增長109%。
今年夏天,中國許多地方的高溫天氣進一步擴大了地區電網負荷的峰谷差,以及水電等可再生能源輸出的不足。一些地區的電網運行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虛擬電廠”產業成功地走出了這個圈子。
所謂的“虛擬電廠”即將整合和協調分布式能源、儲能設施、電力負荷甚至電動汽車,在整個電網系統中發揮“峰谷”的作用,成為一個虛擬意義上的電廠。這一概念的出現和逐漸成熟反映了行業各環節逐漸出現的整合趨勢,以平衡新能源規模并網、電網系統安全穩定和建設成本。
新能源“三星”的機遇與挑戰
充電樁、儲能、虛擬電廠產業作為新能源領域的三大賽道,面臨著什么樣的產業現狀和未來?
分散是國內充電樁市場的主要特點。根據中國充電聯盟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22年10月,有星星充電、國家電網、云快充電、小橙充電等15家運營商擁有1萬多個充電樁,運營中國93.5%的公共充電樁。
工業證券研究團隊預計,隨著傳統充電樁的升級和電動汽車需求的增加,預計2025年國內新增充電樁需求將超過702萬臺,相應的充電樁市場空間預計將超過1400億元。
根據中金公司提供的數據,近年來,二線和新運營商貢獻了近56%的增量,除了頭部充電樁運營商。
中金公司指出,充電運營商供應模式分散的根本原因是運營商的自建樁受到資本壓力和土地資源的限制。主要樁建設力量已從以往的運營商轉變為掌握土地資源的第三方建設,如當地國有企業和小型工商企業;此外,由于目的地充電需求突出,社區公共樁和共享私人樁將貢獻重要增量。
8月26日,深圳虛擬電廠管理中心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個虛擬電廠管理中心。目前,廣東、山東等省政府已發布虛擬電廠登陸計劃,北京、浙江等地也在能源發展計劃中提到了虛擬電廠的前景。
對于虛擬電廠來說,核心在于技術和資源的應用。資源越多,調整能力越強,核心競爭力越強。中泰證券預計,到2025年和2030年,國內虛擬電廠的投資規模將分別達到718億元和988億元。
目前,國內虛擬電廠行業仍面臨著商業模式不明確、跨區域電力調度、數據安全和可再生能源交易差異等因素的限制。
在儲能行業,未來大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系統已成為大勢所趨。儲能的發展將是維護整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的重要支撐,為儲能行業的發展和產業方向提供政策支撐。
據國家能源局預測,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將超過3000萬千瓦,年均增速將超過50%。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型儲能技術將深刻改變未來電力系統結構和電力生產消費格局。
業內專家表示,新儲能的發展受政策影響很大,仍面臨著商業模式不明確、盈利困難等問題。如何因地制宜發展配套儲能,避免盲目啟動新項目,提高儲能技術的市場競爭力,仍是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巨頭和新公司的崛起
11月10日,英國石油公司(bp)由阿維塔技術共同建設的超快充電站在中國首站落戶上海,這是英國巨頭繼續增加充電樁業務的另一項措施。
事實上,除了bp,殼牌、道達爾能源等能源巨頭也加入了充電樁市場的競爭,中石油和中石化也開始在加油站建設充電樁。在汽車公司領域,小鵬、威萊、保時捷等也啟動了充電樁建設規劃。
除了這些具有強大優勢的能源巨頭外,許多新興企業也采用了輕資產運營模式,實現了業務的快速擴張和業務模式的創新。出現了一批能夠提供大型充電站運營服務的龍頭企業。
能鏈智能電力是中國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電動汽車充電服務提供商之一。業務覆蓋中國358個主要城市,通過互聯平臺連接4.4萬多個充電站,充電樁40.4萬個,占中國公共樁總量的四分之一。
能源鏈智能電力采用輕資產模式,擁有在線充電服務、離線充電站一站式運維建設升級服務、引進食品飲料銷售等非充電服務。中金公司指出,能源鏈智能電力擁有豐富的客戶流量資源和地方政府資源,并擁有一套完整的充電服務方案矩陣,有助于利用現有資源到達當地國有企業,結合在線和離線服務方案提供全包模式。
財務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能鏈智能電力凈收入1810萬元,同比強勁增長4.51倍;總收入同比增長90%,達到1.08億元。
此外,由于能源鏈智能電母公司能源鏈還擁有加油站數字化運維的集團油業務,覆蓋2.5萬個加油站。加油站的數字化轉型也可以與新能源充電服務生態協調發展。憑借能源鏈智能電力自身互聯業務積累的流量資源,擴大光存儲充電升級和虛擬電廠模式也具有優勢。
對于能鏈智能電力而言,預計將以充電流量和團油加油業務資源拓展新的商業模式。
特來電是上市公司特瑞德的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從事充電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電網建設和運營。是國內充電運營領域的龍頭企業。截至今年9月,特來電運營的公共充電樁數量為31.6萬根,其中直流充電樁市場份額為27.4%。
中金公司指出,自建和運營充電站具有豐富的經驗,股票站可以發揮示范作用,更容易與當地國有企業合作,掌握土地和資本資源,全包模式更有利于加快規模擴張。
特斯拉作為全球電動汽車巨頭,正在成為汽車公司樁建設的代表。根據特斯拉的官方信息,截至10月20日,特斯拉在全球46個國家建造了3.5萬多個超級充電樁;其中,特斯拉在中國大陸開設了1300多個超級充電站和9300多個超級充電樁。
除電動汽車及相關配套市場外,特斯拉還在積極拓展光伏和儲能領域。自建充電站實施了光儲充方案,世界許多地方建成了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
*本文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