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德股價大幅上漲后,被停牌核查 此前宣布跨境白酒
全聚德試水醬酒業務盈利能力下降。
李曉娜羅曉凡,中國科技投資
近日,全聚德(002186.SZ)公告稱,由于公司近期股價波動較大,公司將于1月3日停牌,核實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與股價飆升相比,全聚德的表現并不樂觀。今年前三季度,全聚德收入約5.64億元,同比下降22.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75億元,同比大幅下降162.08%。此外,經營現金流凈流出接近1億元,同比暴跌310.34%。
股價染醬漲停
1月2日晚,全聚德宣布,2022年12月29日和12月30日,公司股票收盤價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幅偏差超過20%,屬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為維護投資者利益,公司將對股票交易異常波動進行核實,公司股票自2023年1月3日開市以來停牌,核實公告披露后恢復交易。
自2022年12月下半年以來,全聚德股價暴漲110%,市值也從38億元飆升至70億元。截至去年12月30日,全聚德股價報22.83元/股,創2017年4月以來最高。
從消息來看,全聚德這次在股市受到追捧,或與其“染醬”有關。
2022年12月中旬,全聚德天貓旗艦店推出了53度500毫升醬香型白酒“全聚德1864”和53度500毫升醬香型白酒“全聚德傳奇”兩款新白酒產品。
記者注意到,目前旗艦店相關產品的月銷量僅為300左右。全聚德還在變更公告中表示,兩款醬香型白酒剛剛上市銷售,業務收入相對較小,未來是否能給公司帶來良好的業績回報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款醬香型白酒實際上是全聚德的OEM產品。真正的制造商是貴州宋窖酒業有限公司,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12月26日,全聚德回應投資者提出的問題,稱該公司沒有收購醬酒制造商的計劃。
全聚德如何控制OEM生產的OEM白酒的質量?關于醬酒事業的未來布局,記者致函全聚德,截至出版,公司未回應。
盈利能力下降
全聚德的主營業務是餐飲服務和食品加工銷售。除了“全聚德”,還有“仿餐”、“豐澤園”、“四川酒店”等品牌,餐飲業為公司貢獻了70%以上的收入。
根據全聚德最近發布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該公司提示了幾個主要風險,包括業務業績下降和餐飲恢復低于預期的風險。
疫情對餐飲和旅游的影響直接體現在全聚德的表現上。2020年至2021年,全聚德收入分別為7.83億元和9.4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62億元和-1.57億元。同時,2020年也是全聚德上市14年來首次虧損,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686.77%,前三年總利潤下降。
全聚德在公告中提到,由于疫情反復對公司經營造成巨大影響,公司經營業績將有持續下滑的風險。全聚德表示,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放松,公司各店紛紛恢復餐飲業務,但由于客流不足,餐飲業務恢復不如預期。此前,截至2022年6月底,全聚德直營店已停業32家,平均停業天數為51天。
數據顯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約5.64億元,同比下降22.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75億元,同比大幅下降162.08%。此外,經營現金流凈流出接近1億元,同比暴跌310.34%。
然而,相比之下,今年前三季度,西安餐飲和同慶樓的收入分別為-1.16%和11.23%,歸屬于母親的凈利潤分別為-38.87%和10.41%,遠好于全聚德。
從延長時間周期來看,全聚德的收入分別為19.44億、19.02億、18.46億、18.53億、18.47億、18.6億、17.8億、15.66億;凈利潤分別為1.66億、1.22億、1.38億、1.43億、1.50億、1.36億、0.89億和0.45億。數據顯示,全聚德收入連續七年停滯不前,利潤水平持續下降。
*數據來源于財務報告
從這個角度來看,全聚德盈利能力的下降不僅僅是疫情造成的。早在疫情爆發前,全聚德就出現了接待人數持續下降的尷尬局面,接待人數的下降將直接影響餐飲收入的表現。2011-2016年,全聚德年平均接待人數保持在740萬左右,但2018-2019年連續兩年下降,2019年不足660萬。此后,全聚德不再在財務報告中披露接待人數。
除了跨境醬酒,全聚德近幾年多次強調企業轉型創新布局,如試水外賣系統、推廣小店模式等。但到目前為止,上述嘗試還沒有取得明顯的業績提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