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筆記本需要更換嗎?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許多家庭用戶已經使用了筆記本電腦,但筆記本電腦領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引入處理器和圖形卡平臺的升級,這在性能和設計上更具吸引力。在這種環境下,什么時期的舊筆記本電腦值得更換?筆記本電腦的簡單升級是什么時期?
重新審視換機原因
在不缺錢的前提下,誰不喜歡年年換新機?
然而,對于絕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說,筆記本電腦不像智能手機,即使兩年換一次也有點奢侈。
因此,許多朋友會找到足夠的理由更換筆記本電腦的新機會:例如,電池不禁使用,操作太卡,XX游戲不能運行,外觀碰撞間隙太臟,工作太重。
其實以上很多原因都是借口,我們只需要很小的代價就能解決。
比如筆記本太臟了,可以買電腦清潔套裝,吹氣球 清潔刷可以吹出鍵盤間隙和界面中的雜質,清潔劑 清潔布可以擦拭表面的污垢。
類似套裝的價格只有10元~20元
除了鍵盤表面的油和機身邊緣的碰撞無法修復外,只需花費一些體力就可以改變筆記本電腦的舊外觀。如果你看著油膩的鍵帽不舒服,你可以用個性化的筆記本電腦膜蓋住它,或者在網上買一個兼容的鍵盤,然后花一些錢找一家維修店來幫助更換它。
筆記本鍵盤模塊的價格大多在150元到250元之間,鍵盤貼紙很便宜
只要不是7、八年前的“古董”,當筆記本卡住時,我們只需要將內存升級到8GB,用SSD取代硬盤,即時提高流暢性。
建議在JD.COM或天貓購買品牌電池,價格比原電池便宜,質量有保證
至于“行將就木”的電池,也很容易在網上配備兼容的品牌電池。更換后,可“原地充滿血液復活”,滿足短途戶外使用需求。
新舊筆記本有什么區別?
一般來說,只有當我們的“剛性需求”與筆記本電腦的實際情況發生沖突時,我們才能有換機的基礎。
例如,當你認為性能不夠或機器太重時。然而,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需要衡量更換機器的成本是否值得。
為便于比較,小編列出了2015年至2020年5000元至6000元價格的14英寸輕薄書和15.6英寸游戲本的常見規格。以下許多觀點都是基于這些筆記本電腦的比較。
設計上的變化
細心的童鞋不難發現,從2015年開始,輕薄書和游戲書都在朝著一個方向奔跑——減肥。
2015年,厚度24毫米、重量約2.0公斤的14英寸產品可歸類為“輕薄書”。
2020年,許多15.6英寸的游戲書都比這些輕薄的書更“苗條”。可以看出,就銷售而言,新產品越接近,就越有吸引力。特別是2018年以后,新產品引入了窄邊框元素,更高的屏幕比例可以帶來更沉浸式的“視野”。
現在很多游戲本的重量都降到了2公斤左右
另一方面,許多輕型和薄型書籍現在開始使用USBType-C接口充電,并與PD協議相兼容。目前,最小的PD充電器(65W)相當于手機充電頭 充電器的旅行重量比早期輕薄 輕了1公斤的電源適配器。
超迷你65WGaN充電器100元出頭
如果你經常需要帶著筆記本出去,你可以擺脫1公斤的負擔,這足以帶來體驗的定性變化。因此,如果你需要工作和學習,你必須隨時陪伴筆記本電腦,只要預算允許何時更換新機器是合理的。
相反,如果你只需要偶爾帶著這本書出去,舊書和新書之間只有一瓶~2瓶500毫升飲料的重量,堅持下去,沒有必要咬緊牙關換新的。
視覺變化
近年來,筆記本電腦的屏幕規格不斷提高。
2015年的筆記本屏幕主要由TN制成,視角差,而輕薄的筆記本屏幕仍與1366相匹配768像素的分辨率顯示出明顯的質量偏差。170度以上的IPS材料屏幕直到2017年才全面普及,在此期間分辨率也提高到了標準的1080P(1920)1080像素)可以在沒有外部顯示器的情況下獲得更精致的視野。
近年來,筆記本領域開始專注于“高色域”。只要屏幕色域達到72%NTSC或100%SRGB標準,就基本達到了“所見即所得”的顯示效果。
便宜的屏幕面板允許不到3個缺點或亮點。如果你想要完美,不要貪圖便宜,在信譽良好的企業下訂單,并確定與筆記本電腦的兼容性
如果你只是不喜歡舊筆記本的低分辨率和不準確的顏色,你可以考慮外部顯示器,或者在網上購買相同尺寸和更高規格的LCD面板,或者找維修店更換原始屏幕。
目前,IPS高色域屏幕面板價格在300元~400元之間(舊屏幕回收價格約100元,銷售后可進一步降低成本),比直接更換更具成本效益。
擴展能力的變化
在外部擴展方面,自2017年以來,新產品一直配備USBType-C接口,但只有少數能夠兼容視頻輸出、充電和雷電3功能。大多數筆記本身的USBType-C只支持數據傳輸,速度也是標準USB3.0(也稱USB3.1Gen1)。
換句話說,大多數新產品在外部接口功能上與舊型號沒有太大區別,這不足以成為我們必須更換機器的原因。
未來USB接口將升級為USB3.2和USB4。本圖顯示了不同版本USB的速度對比
內部擴展方面,M.2高速硬盤接口已在新產品中普及,可獲得2.5英寸SATA接口SSD硬盤讀取性能的6倍。
未來的筆記本是M.接口越多越值得選擇
但是,SATA和M.2.接口SSD在實際體驗中的差異并不明顯。只要你的筆記本電腦不太老,只要升級到SSD,開關和啟動程序的速度就不會太過時。因此,是否支持高速SSD硬盤也不足以成為我們必須更換的原因。
配置和性能變化
在筆記本電腦必須更換的原因中,性能不足無疑是第一位的。但是,當我們更換新機器時,我們真的能得到性能的定性變化嗎?
眾所周知,影響筆記本性能的核心硬件是處理器和獨立顯卡。
問題來了。近年來,英特爾的酷睿處理器平臺一直在“擠牙膏”。從第六代酷睿到第十代酷睿(H系列和14nm版Cometlake平臺),流程為14nm,微架構為Skylake,每一代處理器性能的提升非常有限。
處理器的規格參數可以通過CPU-Z查看
就英特爾處理器而言,性能分水嶺是2017年底上市的第八代酷睿i5。輕薄U系列低功耗處理器從2C/4T(雙核四線程)升級為4C/8T(四核八線程),游戲本專用H系列性能處理器從4C/4T升級為4C/8T。
與上一代產品相比,第八代酷睿的綜合性能有了明顯的提升
不幸的是,自2018年以來,英特爾酷睿又開始“擠牙膏”,同級新老酷睿的區別只是主頻,性能增長再次放緩。
因此,如果您的筆記本電腦配備了第七代酷銳i5或比較低端和較老的處理器,您可以在更換新機器后體驗CPU性能的顯著改進。否則,因為追求更強的CPU性能而更換是一個非常不經濟的選擇。
同樣,以英偉達Geforce為代表的獨特表現也飽受“擠牙膏”的困擾。
在輕薄本領域,940MX和920M、MX150和MX250是“背心”之間的關系,MX150比940MX提高了40%左右,MX350比MX250進一步提高了25%。
換句話說,如果你的舊輕薄書已經使用了MX150獨特顯示器,購買武裝MX350獨特顯示器不會帶來游戲體驗的定性變化,這是相當浪費的。
雖然MX350的性能有所提高,但實際體驗也很難與MX250/MX150拉開太大的差距
在游戲領域,GTX960M是GTX860M的“背心”,與GTX1050Ti和GTX1650的性能差異約為30%。如果你的游戲已經使用了GTX1050Ti,除非你咬緊牙關購買武裝GTX1660Ti或更高端和獨特的新產品,否則沒有必要升級。
實際上,上述許多細節都可以疊加。
如果您的筆記本購買時間早于2017年,在更換2020年的新產品時,您可以全面提高外觀設計、存儲性能、CPU和GPU的性能,這是有意義的。
對于2017年以后加入筆記本大家庭的朋友,可以優先搭載AMD第三代移動銳龍4000系列,或者在英特爾第11代酷睿平臺和AMD/英偉達下一代獨立顯卡上市。只有他們的組合才能帶來筆記本整體性能的質變,讓你獲得物有所值的體驗。
第三代移動銳龍有望在筆記本領域徹底翻身AMD
簡而言之,關于筆記本電腦是否更換,小邊建議您遵循“替代”升級的策略,即處理器和圖形卡經過至少兩代創新(技術或核心架構升級)。
雷電接口可以稱為十項全能,是筆記本電腦的夢幻接口
在購買新產品時,我們可能會考慮更長遠的時間,比如優先考慮支持Wi-Fi6技術和配備USB3.1Gen2和雷電3接口的產品,以滿足未來高速路由器、高速存儲設備、外部顯卡/高端擴展碼頭的擴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