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里有“毒素”,看我打破“毒”的妙招
隨著智能手機進入軍營,拍攝錄制、聊天交友、視頻直播等功能逐漸融入官兵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在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一種無色無味的“毒藥”悄然蔓延。
這種“毒藥”會使人失去理智;這種“毒藥”會破壞人們的家庭;這種“毒藥”可以危害國家安全。面對如此頑固的敵人,武警兵團執勤支隊開展了手機網絡清查整頓活動,利用“破‘毒藥’技巧”徹底解毒。
“防”,練強自己百“毒”不入侵
{img}fe27fc8e1a49eb
俗話說,打鐵還需要自己的硬,要想不中手機的“毒”,還需要多學習“武功秘籍”。《內務條例》、《紀律條例》等“內功心法”一定越多越好;《士官管理條例》、《手機使用管理條例》等破“毒”招法也是必不可少的;類似于大班教育和小班輔導的傳道解惑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練好思想的“內功”,才能在千里之外拒絕“毒”,從而百“毒”不侵。
“控制”,果斷殺死入體的“毒”
“查”,潛在的“毒”無處藏身
潛在的“毒”,隱患很大,還需要拿出“看、聞、問、切”四條良法。希望,使用手機控制平臺,定點檢查,定期通知,看到關鍵;氣味,組織檢查點檢查,隨機抽查,聞到疾病的根源;詢問,協調當地公安、通信部門“檢查通信、轉賬、使用”,詢問“毒藥”的原因;切割,派出“四不兩直”安全監督,長期糾正,定點回頭,切斷脈象法。
“解”,對癥下“藥”
有成千上萬的“毒藥”,這取決于它的危害程度。重毒,排之;輕毒,疏之,只有對癥下的“藥”才能在水火之間救人。“排”有三招。第一招是定人定責,一步一步施壓,限時節點整改相應問題;第二招是建立容錯機制,教育“毒”,排出“毒”。、厭“毒”、棄“毒”;第三步,儀式激勵,喚醒“毒”者的真心,讓他們有意識地遠離。
“疏”也有三招。
一是加強定期教育,引導官兵相互學習,增進感情,深化思想認同。
第二步,搭建學習平臺,組織評價競賽,利用軍職在線、紅密碼等APP,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
第三步是組織軍事比賽和文化娛樂活動,使正能量占據官兵思想、工作和生活的主要方面。
其實手機的“毒素”并不可怕。只要用對了招數,找對了方法,糾正癥結,對癥下藥,就能有效“預防”毒,迅速消毒。用好手機的“雙刃劍”,讓它不能成為“毒素”,而是成為“良藥”。引導官兵,科學知識,正確使用,按規定上網,提高政治文明、法治和安全素質。
作者|邵傳祥,周龍茂
攝影|劉懷璞
尊重原創信息,請注明轉載來源
1.不要讓手機遮住眼睛,沒有“機器”的生活幸福多了
2.雖然手機很好,但不要被它“綁架”
3.放下手機,享受溫度生活
4.強軍路上的故事告訴你
5.只要有夢想,努力過的人就會很幸運
總編:楊志強
主編:鄧曉軍段亮
值班編輯:石帥印
投稿郵箱:15700141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