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寅(1153)
應書友們的要求,今天繼續分析田英章先生的楷書作品。需要注意的是,單詞是從下面的作品中提取出來的,與其他單詞略有不同。我希望書友們能從中學習。分析過的單詞附有鏈接,方便書友查閱。
第三十個字:寅
寅yn:上下結構,上寬下窄。
上部“米”頭寬度合適,整體抗肩。第一點在中間,上厚下細,略向左傾斜;左豎位置略靠近豎點,露鋒起筆,左斜,不要長;橫折虛接起筆,行筆由重逐漸輕,抗肩,呈拱形,右邊距離稍長,然后筆稍微抬起,筆向左下鉤,注意指向。
下部上下展,注意與上部的位置。上短水平下邊緣與上左垂直底部基本平齊,露鋒筆,抗肩,不重,不長;中間“由”字不大,整體略肩,左右重,垂直筆直接與上部第一點對齊。下面的“八”字稍寬:左撇寫左點,注意上左垂直右側的重心,不重;最后右點筆對準“從”字的右下角,稍重,稍大,以平衡整個字。
宋黃庭堅《王史二氏墓志銘稿卷》
唐鐘紹京《靈飛經》
唐顏真卿《顏勤禮碑》
你能清楚地分辨斧戊戌守軍嗎?三分鐘帶你挖根刨底!
漢語中很多形似的漢字真的讓我們眼花繚亂,給我們帶來了辨別的痛苦。如果我們不小心,我們可能會寫錯,讀錯。斧、戊、徐、守、軍五字看起來像五胞胎,這撞衫也沒人!尤其是“守”和“徐”,一個里面有點,一個是短橫,用錯誤也就不足為奇了。比如“戊戌變法”寫“戊戌變法”,“北京衛軍區”(軍區名稱)寫“北京衛軍區”,就開玩笑了。
讓我們先看看這些詞的聲音:岳yu,戊w,戌x,戍sh,戎rn,發音差異一目了然,不用細說。
然后,我們來看看各自現在的意義:
鉞yu,一種古代武器,原本是大斧。
戊w,繼甲、乙、丙、丁之后,是天干的第五名。說到“戊”,還有一個插曲,這個詞一開始不讀w,而讀為茂,《廣韻》《莫侯切》。后來到了梁開平五代的第一年,梁太祖梁朱溫的曾祖名茂琳為了避開它而改讀“w”。
戌x,十二地支是地支的第十一位,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亥;戌時指晚上7點至9點。
戍sh,為了軍隊和守衛,常見的詞有守邊、守衛等。
戎rn,這個詞和其他四個字的區別比較明顯,也是比較常用的一個,意思是軍事、軍隊、從軍、軍裝等。
事實上,五個字最初有明顯的形態差異,但當它們演變成楷書時,它們看起來很相似。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詞的原始形狀及其發展軌跡:
岳字甲骨文字形為:
甲骨文字形的“岳”字
“岳”字金文字形
“戰斧”甲骨文的金文就像半月斧。從戈的形狀來看,小篆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隸書中加入了金字。因此,從古代字體可以看出,“戰斧”原本是一把大斧,是一種古代武器。有些人認為它是“戰斧”這個詞。“戰斧”一詞的演變軌跡如下:
“岳”字的演變軌跡
“戊”字甲骨文金文字形為:
甲骨文字形“戊”字
“戊”字金文字形
“戊”字與“斧”字形相近,像斧斧形,有人認為“戊”是一種矛。郭沫若先生認為“戊像斧斧”;李孝定先生也持類似觀點:“古文戊字像兵器形,類似于戰斧形”(引用《甲骨文集釋》256頁)。“戊”字的發展軌跡如下:
“戊”字發展軌跡
而作為天干的“戊”字是同音假借字,與“戊”的原義無關。
“守”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如下:
甲骨文“守”字
金文“守”字
甲骨文金文“守”字都是會意字,左下為“人”,人上為“戈”,人背著戈,守邊,也就是捍衛國家。因此,“守”的意思是守衛和防守。杜甫的《兵車行》說:“我去的時候正在包頭,回來的時候還在守邊。”他的大意是:我去打仗的時候,里正在給他裹頭巾。現在我的頭發白了才回來,但我必須去防守邊界。
“守”字的發展軌跡如下:
“守”字的發展軌跡
現在的“守”字,左下撇點是從“人”字演變而來的,完全看不到原來的人字,可以說這個字的簡化并不太成功。
“徐”字和“守”字簡化字最相似,有一點和一個短水平的區別。其實古字也很接近,都屬于同一類兵器。其甲骨文金字形如下:
甲骨文“徐”
“戌”金文
從字形上看,雖然“徐”也像斧頭,但這種武器是斧頭較寬的武器,不同于“戊”的大小和寬度,而“徐”是外拱月形,“戊”是內拱月形。“徐”字的發展軌跡如下:
“徐”字的發展軌跡
從字形上可以看出,“徐”字的短橫是從“徐”兵器的下邊緣演變而來的,“守”字的點是從“人”字的抑制演變而來的。后來,“徐”作為干支的第十一位,本義逐漸消失。
“戎”字,從戈從十,為會意字,十為古文“甲”字,因此篆文改十為甲。甲骨文金字形如下:
甲骨文中的“榮”字
金文字“榮”字
“軍”古文字形與“戰”、“徐”字差別很大,但與“守”字相似,其區別在于一個下從人,一個下從甲。“戎”字形發展軌跡如下:
“榮”字形發展軌跡
從發展軌跡圖可以看出,隨著古代文字形狀的變化,“軍”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甲”是護身之具;“戈”是一種武器;在現代漢語中,“軍”是軍事和軍隊的意思。常見的詞是“軍”、“戎裝”、“軍馬沖”、“軍事生涯”等。
為了便于理解,我們對“斧”、“戊”、“守”、“徐”、“軍”五個漢字的甲骨文字形進行了對比總結,字形差異如下:
斧、戊、駐、徐、軍形對比圖
結論:戰斧是一種長柄圓刃大斧武器,或“戰斧”一詞;戊、斧戰斧武器與戰斧相似,但武器形狀不同。戰斧為外拱形,戊為內拱月牙形。后來,它假裝是天干的“戊”字;守衛,是荷戈的形狀,意思是保衛和保衛邊境;徐,就像斧頭武器一樣,與戰斧非常相似,但寬度不同。可以看出,古人對武器的分類很詳細,然后假裝是地支第十一位“徐”;穿甲持戈的形狀,意思是軍事和軍隊。
五字的相似之處都是從戈,不同之處在于,戰斧、戊、徐最初是兵器,駐軍、軍、為人持戈或披甲持戈從事活動。
最后,讓我們分享一下便于記憶的公式:提斧(yu)橫戌(x)戊(w)中空,點戍(sh)十字當是戎(rn)。它也可以記憶為:點守(sh)提鉞(yu)戊(w)中空,橫戌(x)別于十字戎(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