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峰會
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記者王作葵、江宥林、高春霄)中國-中亞峰會將于5月18日至19日在陜西省西安舉行。專家認為,在過去31年的外交關系中,中國與中亞國家的關系不斷升級,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峰會在中亞國家關系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將開啟中亞關系的新篇章。
經貿合作勢頭強勁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歐亞研究所所長丁曉星指出,經貿合作是中國中亞關系在許多領域取得豐碩成果的亮點。
這是哈薩克斯坦產品展區,2022年11月6日在第五屆世博會上拍攝。新華社記者鄭冬瑞拍攝
建交31年來,中亞五國貿易額增長100多倍。2022年,雙方貿易額達到70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今年1月至3月,中亞五國貿易額同比增長22%。
丁曉星說:“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完善的產業體系和先進的技術對中亞國家非常有吸引力。平等互利的原則使雙方的合作持續穩定增長。”。
2022年,中國從中亞國家進口的農產品、能源產品和礦產產品同比增長50%以上,機電產品同比增長42%,結構優化。截至今年3月底,中國直接向中亞五國投資了150多億美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蘇暢說:“中國與中亞國家的經貿合作正在擴大。”,“未來,雙方的經貿合作將繼續擴展到電子商務、數字經濟等新的商業形式。”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舒覺婷近日表示,愿與中亞各國經貿部門合作,與中國合作-以中亞峰會為契機,鞏固和發展貿易投資的良好勢頭,推動中國-中亞經貿合作達到了新的水平。
基礎設施建設惠及各國人民
丁曉星認為,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中國參與建設項目的成功實施,已成為中國真誠幫助中亞國家發展、實踐睦鄰、安全、富鄰理念的生動體現。
在烏茲別克斯坦,安格連是中亞最長的隧道-帕普鐵路隧道徹底改變了數千萬人的出行方式,當地人稱贊“中國建設者在900天內實現了900秒火車穿越山區的奇跡”。
哈薩克斯坦北部阿克莫拉州風電項目一期由中國企業投資建設的30臺150兆瓦發電機組成功并網發電,使清潔能源造福千家萬戶。
吉爾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項目二期竣工對改善道路交通條件、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5年11月11日,在中亞天然氣管道霍爾果斯計量站,工作人員正在巡邏。新華社記者陳葉華拍攝
此外,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國-互利共贏的合作項目,如中亞天然氣管道、中吉烏公路、中烏鵬盛工業園、中塔烏公路等,廣泛惠及地區各國人民。
蘇暢表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有助于改善民生,促進貿易暢通,從而激發中亞國家間物聯網等更高層次的互聯潛力。
人文交流讓心越來越近
丁曉星介紹,中亞交往歷史悠久。張騫的西域之旅、玄奘的西游、中國音樂家西安星海和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夫留下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國與國之間的友誼在于人與人之間的相親。中國與中亞國家在高校、智庫、媒體等領域的交流日益密切,在科技、醫療、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不斷深入。互派留學生、聯合考古、翻譯文學作品、互映影視劇等活動或項目越來越受歡迎。
這是2023年4月29日拍攝的烏茲別克斯坦希瓦古城。新華社發布
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合作的希瓦古城歷史遺址保護修復項目成功完成,使希瓦更加耀眼;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簽署了經典翻譯出版備忘錄,將為讀者和人民提供更多優秀的精神文化產品;中亞第一個魯班車間在塔吉克斯坦正式啟動,在中亞國家,“中國熱”和“中國文化熱”繼續升溫,成為中塔新時代友好關系的又一見證
蘇昌認為,隨著中國與中亞國家各領域合作的深化,雙方人員交流不斷增加,文化領域的合作內容不斷豐富。
2022年1月,在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視頻峰會上,中國宣布計劃在未來五年向中亞五國提供1200個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并建議在未來5-10年將中亞五國友好城市增加到100對。
丁曉星說:“作為一個真正的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亞國家將以人文交流為未來合作的重點,不斷挖掘這一領域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