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有一個“金標準”。超過這個數字的人很快就減肥了
如今,肥胖已經成為一個高流量的詞。同事聚會聊天,無論胖瘦,控制體重都是永恒的話題;搜索減肥,互聯網提供數百種方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減肥方式。但你真的很胖嗎?今天我將和你談談減肥。
肥胖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要減肥?
肥胖的主要原因是攝入的熱量大于消耗的熱量。攝入過多的卡路里,簡單地說,吃得太多,實際攝入的卡路里需求遠遠大于身體的正常需求,所以它變成了一個“額外”的體重來儲存。此外,由于現代交通的發展,現代職業和家務勞動的減少,人類的活動越來越少,消耗也越來越少。因此,“節約”下的能量也變成了“額外”的體重。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如遺傳因素、身體成分、情緒性格、環境溫度等,都會影響身體的基本代謝,從而影響體重。
醫學上說,減肥是肥胖的營養治療。肥胖是什么?書中的定義是,體內脂肪堆積過多或分布異常,體重增加,是一種多因素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簡單來說就是體重過重,體脂過多。調查發現,肥胖與死亡率有明顯關系。當人們身高相同時,體重越重,死亡率就越高。肥胖導致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肥胖會增加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癥的風險。因此,將體重控制在理想范圍內是保持健康的基本要素。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肥胖?
BMI指數的計算方法是:BMI=體重(kg)身高(m),比如小明身高1.6m,體重52公斤,所以小明的BMI是52公斤1.61.6≈20.3kg/㎡。小明的BMI是20.3,他胖嗎?在中國,肥胖的分類如下:
從表中可以看出,小明屬于“不胖”的范疇。BMI指數大于24的人,請盡快減肥,不要再胖了。
減肥的方法有哪些?醫院需要醫療減肥的情況有哪些?
減肥的方法因BMI而異,當BMI(kg/㎡)在24-28之間,或男性腰圍≥女性腰圍90cm≥85cm可通過飲食、運動、心理治療、行為干預和健康教育五個方面進行減肥。而當BMI(kg/㎡)在28-35之間,如果基礎治療無效,需要到醫院相關部門,完善相關檢查后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藥物治療。當BMI無效時(kg/㎡)≥35.當有危險因素時,肥胖可以通過手術進一步治療。
BMI正常代表不需要減肥嗎?
事實并非如此。我們還需要測量一些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當然,我們需要去醫院或醫療機構進行全面的健康檢查。常見指標包括腰圍、身體成分分析、空腹血糖、血脂、血壓、肝腎功能、血常規等,然后詢問家庭疾病、遺傳疾病、日常飲食、鍛煉習慣,綜合評估肥胖和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然后看看自己的意愿,對自己身體的要求,從而得到一個個人計劃。
如何科學減肥?
如果你不符合去醫院減肥的標準,但你仍然覺得自己很胖,你應該如何科學地控制你的體重?
首先,首先評估你的生活習慣,定期生活可以確保定期進食,定期進食可以確保健康的飲食習慣。擺脫隨意進食的習慣,每天固定時間進食,從而固定減少進食量。然后,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每年定期對身體進行健康評估,看看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減肥計劃。最后,加強科學飲食計劃的鍛煉,可以有效減肥。
在完全不控制飲食的情況下,要實現真正的“減肥”,還需要大量的運動。根據相關研究,如果你想減肥,你需要每天鍛煉500kcal(女性)或700kcal(男性),大約3個月后你可以減肥5%-7%。可以理解的是,跑步機上有10公里/h(6mph)跑1小時,體重50kg的人可以消耗500kcal,體重70kg的人可以消耗700kcal。此外,運動不僅可以減肥(減肥),還可以減少減肥過程中肌肉的流失,使身體成分更健康。
如果你不喜歡運動,想要苗條,你可以在短期內采取低能量平衡飲食或輕度禁食模式,而不影響你的生活和工作。
2017年,我國肥胖率高達12%,肥胖人口自然居世界第一,青少年肥胖問題日益嚴重。然而,由于不科學的減肥,抑郁和厭食癥的患者隨處可見。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每個人都能對自己的體重管理有一個科學的了解。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2016年超重肥胖醫學營養治療專家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