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是由吃海鮮引起的,除了食物,它們都是“兇手”
蕁麻疹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尤其是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患者趨勢越來越大。
經常聽說蕁麻疹是吃海鮮引起的,和壓力有什么關系?
對蕁麻疹的常見誤解
蕁麻疹不一定是由食物引起的。只要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能引起體內組胺釋放,就可能引起癥狀。
可能誘發蕁麻疹的因素包括:海鮮塵螨乳膠芒果、奇異果陽光樹脂精華有機溶劑口服或局部藥物壓力等因素
蕁麻疹的主要癥狀
常見癥狀有三類,癥狀的表現和范圍將取決于嚴重程度。皮疹:皮膚上可能出現皮疹,面積和數量將取決于嚴重程度。瘙癢:皮疹通常會感到瘙癢,尤其是在晚上。血管水腫:皮膚薄的地方容易腫脹,如眼睛、嘴唇等。
急性蕁麻疹與慢性蕁麻疹的區別
事實上,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慢性蕁麻疹通常會因不明原因反復發作6周以上,而急性蕁麻疹只會在接觸過敏時發作,而不會持續6周。
一般來說,急性麻疹主要是由飲食引起的,只要盡快找到原因,避免接觸過敏原,通常很快就會改善。
一旦癥狀持續且反復發作超過六周,則稱為「慢性蕁麻疹」,這類患者通常不是由食物引起的,而是與個人體質有關。其他癥狀,如精神或情緒起伏、生活壓力大等,可能是誘發原因。由于慢性蕁麻疹的病因難以診斷和預防,紅腫和瘙癢的癥狀很容易反復出現。
如何治療和改善急慢性蕁麻疹?
在治療的第一步,兩者都必須找出病因,避免生活中的誘發因素,然后根據急性和慢性進行不同的治療。
大多數急性蕁麻疹可以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治愈。當瘙癢難以忍受時,可以用冰敷或輕拍來緩解癥狀。如果情況嚴重,醫生可以口服或抗組胺治療,每天服用一次。
治療慢性蕁麻疹的第一線藥物是第二代抗組胺。如果治療效果不好,醫生會評估增加二代~四倍劑量,或考慮其他替代藥物,使用免疫抑制劑(如類固醇)等。如果皮膚瘙癢更嚴重,你也可以請醫生開止癢軟膏來改善癥狀。
只要記住以下生活對策和治療原則,慢性麻疹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遠離過敏原緩解壓力,避免抓撓,提高對疾病的認知。定期治療和長期跟蹤不能自行減少或停止治療
慢性蕁麻疹超過50%與壓力有關
慢性蕁麻疹就像一種「身心皮膚病」,根據臨床醫生的長期觀察,慢性蕁麻疹患者大多與生活壓力有關,尤其是發病前。
醫生建議,身心調節對改善慢性蕁麻疹非常重要。許多患者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節奏、調整工作和休息、安排休閑活動來顯著改善病情,以緩解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