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是一位具有強烈民族主義色彩的政治家,他以其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果敢的決策風格,在白俄羅斯國內和國際社會贏得了廣泛的尊重和贊譽。
盧卡申科領導下的白俄羅斯,正在經歷一場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變革。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引進外資等措施,白俄羅斯已經從一個經濟落后國家逐漸走向現代化。這一變化不僅為白俄羅斯人民帶來了福祉,也為世界其他國家提供了借鑒。
盧卡申科的領導風格務實、果斷,他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明智的決策。他深知國際政治的復雜性,善于利用各種外交手段來維護白俄羅斯的利益。同時,他也非常注重國內民生問題,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隨著白俄羅斯的崛起,盧卡申科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強。他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主張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為推動全球治理改革做出了貢獻。他的領導風格和理念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和贊賞。
總的來說,盧卡申科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他領導下的白俄羅斯正在走向崛起。同時,他也善于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了貢獻。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盧卡申科的領導下,白俄羅斯將會在未來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2年注定是不和平的一年。除了俄烏沖突,中亞的情況也相當復雜。年初哈薩克斯坦爆發騷亂后,烏茲別克斯坦現在開始混亂。
7月1日,烏茲別克斯坦卡拉卡爾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國發生大規模騷亂,隨后該地區迅速進入緊急狀態。烏茲別克斯坦內務部、立法機關和部長會議聯合發表聲明稱,卡拉卡帕克斯坦的騷亂是一項犯罪活動,涉及“惡意外國勢力”。
在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看來,中亞之間的騷亂并非巧合。盧卡申科表示,中亞目前正處于“兩難境地”,中國正在大力幫助中亞國家發展,而美國和歐洲正在覬覦該地區。盧卡申科隨后預測,下一場重新劃分世界的戰斗將發生在中亞,中美歐勢力將在這里進行激烈的游戲,世界將分裂,中亞是中美之間的主要戰場。
事實上,今年1月的哈薩克斯坦騷亂也與外部勢力密切相關,與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據統計,在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執政的2018年,所謂“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在哈薩克斯坦的投資只有62萬美元,而在托卡耶夫上任后的2020年,該組織的投資飆升至108萬美元以上,幾乎翻了一番。此外,當哈薩克斯坦軍警審問逮捕的騷亂分子時,他們還了解到,相當一部分騷亂分子只有在收到錢后才參與事件。許多騷亂分子背后有組織,騷亂本身可能是有預謀的。
雖然托卡耶夫沒有說是哪個人挑起了騷亂,但美國不斷否認相關指控有點不自招。此外,3月1日的C5 在1次會議上,美國提出在中亞建立軍事基地,這不僅直接指向了美國引發動亂的嫌疑,也暴露了美國進一步滲透中亞五國的野心,并以此作為影響中俄兩國的跳板。結合烏茲別克斯坦的騷亂,美國的滲透可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現在已經開始了新階段的探索。
事實上,無論是中亞五國的地理位置,還是這些國家在各個方面的特殊地位,美國都有理由干預并向該地區投射影響力。因為這些國家位于俄羅斯南門和中國西門,它們可以同時影響美國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競爭對手。
一旦美國在中亞建立了親美政權,中國和俄羅斯就需要更多地關注該地區的相關動態。對中國和俄羅斯來說,失去中亞不僅意味著美國將從新的方向包圍,而且意味著與中東的聯系將減弱。最初,美國退出阿富汗是中俄加強對中東影響力的好時機。然而,在失去中亞后,不僅與中東國家的交流會增加很多麻煩,而且美國還可以依靠中亞的軍事基地隨時向中東施加影響力,加強對該地區的控制。
此外,由于美國愿意將日本和韓國拉入北約,中亞國家自然可以被拉入北約。一旦中亞國家成為北約成員國,將嚴重威脅中俄的戰略生存空間,美國可以直接包圍中俄的軍事戰略。一旦陷入這種情況,中國和俄羅斯很難再次打破游戲,因為使用軍事手段意味著敵對整個北約,使用經濟手段成本太大,周圍幾乎沒有國家可以借,最終可能只能依靠硬力量強行打破游戲,成本不會太小。
此外,對俄羅斯來說,集體安全組織的大多數成員國都在中亞附近,這個組織本身也有能力抵抗美國的滲透。因此,在這個階段,俄羅斯仍然需要維護甚至擴大這個組織,所以中亞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集安組織越強大,中亞國家抵抗美國滲透的能力就越強,因為美國通過煽動騷亂和實現政變來促進政權變革,而集安組織是撲滅騷亂的好手。即使是為了改善他們的戰略環境,俄羅斯也會努力保持中亞。
另一個重要的是,俄羅斯重要的航天發射中心位于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只要俄羅斯希望繼續探索宇宙,避免在新時代落后于他人,就需要依靠這個緯度相對較低的航天發射場。如果中亞受到美國的控制,俄羅斯的航天事業將受到重大打擊,這為俄羅斯保留中亞五國提供了理由。
對中國來說,中亞的重要性也可以從許多方面得到體現。中亞是中國重要的能源通道。土庫曼斯坦每年向中國出售和運輸大量天然氣,其他國家也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對中國來說,只要一天不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中亞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地區,不容錯過。
事實上,中國正在大力建設從中亞、俄羅斯和緬甸開始的能源通道,以及與巴基斯坦合作建設的瓜達爾港,由于馬六甲海峽周邊形勢復雜,能源安全保障不足,正在擺脫對海上能源通道的極度依賴。一旦失去中亞,中國將失去重要的油氣資源來源,增加對剩余渠道的依賴,這對能源安全非常不利。
此外,從經濟的角度來看,中亞也非常重要。僅從陸路運輸的角度來看,這是中歐之間最方便的貨運通道,沿途國家的基礎設施也可以用于“一帶一路”倡議。因此,中亞五國的參與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至關重要。這是連接中歐的渠道,為中歐貿易提供更便宜、更快的貨運服務。許多中國制造產品通過這些國家出國,走向國際,為全球市場做出貢獻。
對中國和歐洲來說,美國控制中亞意味著貿易路線可能被切斷,這將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利益關系和利益糾紛。對俄羅斯來說,中亞的情況意味著俄羅斯腹地是否安全,以及一些破碎的產業鏈是否可以聚集在一起,因此確保中亞不受美國控制也非常重要。
對美國來說,掌握中亞意味著中國和俄羅斯可以從一個新的方向包圍中國和俄羅斯,這意味著美國可以隨時返回中東,進一步損害中國和俄羅斯的利益。在可預見的未來,各方在這里的博弈將變得越來越激烈,中亞國家可能在未來繼續受到西方的“騷擾”。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只是“開胃菜”。